在人口密集的火车站,公安人员“火眼金睛”,能够快速地把可疑人员一一揪出来。这不是电视剧桥段,而是真实存在的案例。公安人员也不是“火眼金睛”,而是借助了智慧安防设备——警用AR眼镜。
作为公安部警用装备采购中心入围供应商,北京亮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(简称为亮亮视野)一直努力用AR保护民生安全。在7月27日-28日2021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上,该公司现场展示了5G+AR融合指挥调度解决方案在海关、机场、公安等领域的落地实践成效。展厅一张戴着AR眼镜的女民警照片,其英姿飒爽吸引了不少目光。
“智能眼镜主要有三大模块,一是远程协作,二是标准化作业,三是AR识别。”亮亮视野安防事业部销售总监康琳告诉《政府采购信息》报记者,通过AR眼镜实时侦测能力,一线警员在日常巡查中能快速发现可疑车辆和人员,一经发现,眼镜端实时弹出报警,帮助警员第一时间寻求支援,尽快将危机遏制。
据了解,5G+AR融合指挥调度平台与各警务云无缝对接,前端眼镜可对安全隐患进行智能预警,借助5G实时将信息高效汇集,为处置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提供第一手高清现场资料;后方则可根据第一视角现场信息,进行情报分析研判,并可在指挥平台上直观展示执法人员现场情况等,有效提升各部门联动快速反应、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。
5G+AR融合指挥调度解决方案可投入于各种安防场景之中,比如协助疫情防控,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3万平米防疫“红区”,5G+AR智慧融合调度平台每天对进出的旅客和货物进行检查,给一线人员减负。
据康琳介绍,眼镜只是硬件,其前端有一个信息采集入口,摄像机把前端信息实时采集回来。采集回来后,眼镜上面有一个棱镜反射显示屏,重点人员信息会在上面显示,同时手机也会报警提示。警用AR眼镜通过物理硬连接,USB线前端连着警务通手机,通过警务通手机供电,然后提供一个信息通道,后端连着后台数据库。前端采集的过程已开始计算,这是跟一般眼镜最大的区别。
记者现场佩戴了一幅眼镜,跟普通眼镜重量差不多,并没有什么不适感觉,相关重要信息会浮现在眼镜片上。
“现在不少厂家在做警用AR眼镜,执法部门采购时应关注三大因素。”康琳说,一是要保障数据安全。有的厂家把电池装在眼镜上,既戴着沉也不安全,如果电池温度特别高,现场执法存在安全隐患,通过蓝牙或WiFi传输,数据易泄露或被截获;二是重量要轻。如果设备太重,一线执法人员带着不舒服,头戴式和穿戴式的设备一定要轻;三是要有计算能力,如果没有计算能力,只是一个摄像机,没有多大意义。